憋回去的粑粑去哪里了

现实生活中,憋屎这件事,估计不少人有过难以忘怀、刻骨铭心的经历。很多时候是因为当时周围环境不允许,或是总有让你不得不憋屎的理由,如堵车、开会、人在囧途……
所以只能被迫靠大[文]脑来下达指令,给[章]我憋着! 于是就开启了疯狂[来]憋屎的至暗时刻,[自]而当你终于忙完有[3]机会再上洗手间时[2],正打算尽情释放[1],迎接酣畅淋漓、[克]如释重负的高光时[文]刻,奇怪的事情发[章]生了,努力挤了半[来]天之后,却发现没[自]有粑粑拉出来,或[3]是辛苦一番挣扎,[2]仅有几颗大珠小珠[1]落玉盘。
那么问题来了,憋[克]回去的粑粑都去哪[文]了?
在此,我建议你,[章]千万别吃饭的时候[来]看,或是先去上个[自]洗手间再回来慎重[3]阅读这篇“有味道[2]”的文章。今天就[1]和大家探讨一下—[克]—大便的来龙去脉[文]。
1、便意是如何形成的?
当人体摄取食物时[章],食物经过口腔进[来]入人体后,会在唾[自]液淀粉酶的消化下[3]进行初步消化,然[2]后通过食管进入胃[1]。
胃是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的场所,胃内的胃酸和消化酶把进入的食物再次消化,并通过蠕动将食物推进入小肠。
小肠是主要的营养[克]吸收器官,在小肠[文]内食物中的葡萄糖[章]、脂肪、蛋白质等[来]营养物质会被人体[自]充分吸收,随血液[3]运往全身,剩余没[2]有被吸收和利用的[1]食物残渣,经过肠[克]道的搬运,由小肠[文]进入大肠,接着大[章]肠对到来的食物残[来]渣进行水分的吸收[自],并在蠕动过程中[3]将食物残渣进行浓[2]缩、挤压等塑形,[1]最后在大肠分泌的[克]黏液和肠内细菌的[文]作用下形成粪便,[章]粪便最终都储存于[来]乙状结肠。
当我们再次进餐后[自]食物又进入小肠时[3],或当结肠内的粪[2]便存储到一定阈值[1]时,结肠就会出现[克]强有力的蠕动将粪[文]便赶往直肠,当直[章]肠感受到由粪便充[来]盈带来一定的压力[自]时,就会刺激和兴[3]奋直肠壁上的压力[2]感受器,产生有效[1]的神经冲动,发出[克]冲动到脊髓骶段排[文]便低级中枢,接着[章]冲动信号传递给高[来]级中枢大脑,便产[自]生了便意。
2、憋回去的便去哪了?
在排便正常的情况[3]下,健康人排大便[2]的频率为每天 1~3 次至每周 2~3 次。
拉还是不拉?全靠[1]大管家大脑的审时[克]度势:
如果当时环境条件[文]允许,如果大脑告[章]诉你可以拉,那么[来]增大腹压,结肠和[自]直肠卖力收缩,肛[3]门内括约肌开闸、[2]肛门外括约肌舒张[1],粪便就被从肛门[克]挤出了体外;如果[文]大脑告诉你不能拉[章],则肛门外括约肌[来]就会尽力收缩,乙[自]状结肠变得松弛,[3]憋住的粪便会在肠[2]道簇拥下,从直肠[1]撤回到乙状结肠进[克]行存储,便意也就[文]暂时消失了。
所以,没有排出来[章]的便便还是回到了[来]你的肠道里。
那些被憋回去的大便,大便所含的水分会被肠道重新吸收,导致大便的体积变小、变硬,同时便意也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很容易出现“千呼万唤屎难出来”的局面。
3、憋便有哪些危害呢?
1.增加发生肿瘤[自]风险
长期憋屎对肠道和[3]肛门而言,都是一[2]种负担。因为大便[1]在体内逗留太久,[克]容易产生大量的氨[文]、硫化氢等有害物[章]质和大肠埃希菌等[来]微生物,会被乙状[自]结肠、直肠进行吸[3]收,有可能导致黏[2]膜受损,从而增加[1]发生肿瘤的风险。[克]长此以往,便秘患[文]者诱发结直肠癌的[章]概率会大大增加。[来]
2.增加心脑血管[自]风险
憋屎之后大便干结[3],会导致排便费力[2],造成腹压增加,[1]交感神经兴奋,引[克]起血压升高,对本[文]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章]病老年患者来说,[来]意外风险系数增加[自],更容易引发心源[3]性晕厥,甚至发生[2]生命危险。
3.造成习惯性便[1]秘
排便习惯不好,大[克]便不规律,若经常[文]憋屎时间长了,粪[章]便会因水分过度吸[来]收而变得干硬,引[自]起排便困难,形成[3]习惯性便秘。
4.增加痔疮、下[2]肢静脉血栓、腰椎[1]间盘突出风险
蹲厕时间过长,会[克]增加腹压,减缓肛[文]门部位血液循环速[章]度,使静脉回流受[来]到阻碍,从而容易[自]引起直肠静脉曲张[3]和瘀血,久而久之[2],这种情况就会形[1]成痔疮。
长时间蹲厕所,会引起血液淤积滞留在双下肢,容易引起双下肢肿胀和腿麻,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造成下肢供血不全,甚至还会增加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