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究竟可以承载多少人口

随着农业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如果仅考虑人均 2000 卡路里的日均摄入量,当前的粮食产量不但够,还有富裕。美国环保署就指出,美国食品体系的最大问题就是浪费,30%~40%的食品被生产出来后没有被吃掉而是浪费掉了,而全球范围每年会因为浪费损失13亿吨食物。
不过,生产也可以[文]是问题,因为不同[章]食物营养价值与生[来]产成本或经济效益[自]是不同的。
如果全世界人天天[3]吃满汉全席,那食[2]物一定还是短缺的[1]。当前现代农业体[克]系作物种类过于单[文]一,人们 60%的膳食能量[章]供给仅来自于大米[来]、玉米与小麦这三[自]种作物,这导致了[3]三分之一的人口存[2]在某种程度的营养[1]不良。
如果我们把生产目标放到健康膳食,那么现实世界中全球无力负担健康膳食的人数接近 31 亿,这个数字并不乐观。
其次,环境污染与破坏也影响地球人口承载力。
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克]在多个层面影响地[文]球人口承载力,日[章]益频繁和严重的极[来]端气候事件会提高[自]农业生产的成本。[3]同时气候变化也会[2]改变农作物的质量[1]。例如哈佛大学的[克]一项研究就指出当[文]主要农作物暴露在[章] 2050 年预测的大气二氧[来]化碳浓度下,会损[自]失掉 10%的锌,5%[3]的铁与 8%的蛋白质,这[2]种营养成分的变化[1]会最终影响到人们[克]的营养摄入。
此外,环境污染会[文]影响可用来耕作的[章]土地资源总量,也[来]会通过慢性病等公[自]共健康问题影响人[3]口预期寿命的延长[2]趋势,这些都会最[1]终影响到地球人口[克]承载力。
最后,影响最大但经常被忽视的就是全球农业粮食体系的转型。
目前全球范围内政[文]府对粮食和农业的[章]支持达到了 6300 亿美元。发达国家[来]对农业进行了大量[自]补贴,再借助先进[3]技术,其生产成本[2]其实更低,202[1]0 年全球平均健康膳[克]食成本是 3.54 美元/人/天,高[文]收入国家只有3.[章]35 美元/人/天。
不过这种补贴更多侧重于谷物生产,从提供热量方面促进了粮食安全,不过在改善营养和健康上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还是需要以更低成本提供人们可负担的健康膳食。
不过,我们也可以[来]从反方向思考这个[自]问题,也就是我们[3]的人口会不会达到[2]承载力上限?
今年年初的社会热[1]点讨论话题就是去[克]年我国人口已经出[文]现了负增长。从全[章]世界范围看,目前[来]没有任何一个现代[自]国家的人口生育率[3]在跌破 2.1 后能升回来,也就[2]是说,伴随全球经[1]济发展,全球人口[克]本身也有上限。
目前学术界有很多种预测模型,最悲观的认为这个上限甚至不会超过 100 亿。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世界人口在达到承载力上限之前就出现停滞甚至衰退,这种情况其实比提高地球承载力上限更难处理。
我们可能同时面对[文]人口老龄化与少子[章]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来],如果人口衰退足[自]够快,技术又没跟[3]上,甚至会出现因[2]为人力短缺、生产[1]不足导致的现有地[克]球承载力下降的问[文]题。
目前全球范围内解决人口下降只有两个政策性办法,或者提供更多的生育补贴与税收优惠,或者吸收移民。最早出现人口下降问题的发达国家往往两种方法都要用,才能勉强维持人口规模,甚至传统反对移民的日本最近都放宽了移民条件,来应对国内劳动力短缺问题。
另一个隐形的解决[章]方法就是推动技术[来]进步,用自动化机[自]器取代人工,这样[3]至少能维护住目前[2]的生产能力或承载[1]力,保证当前人生[克]活水平不下降。
也许当生产力足够[文]发达后,现代化造[章]成的社会压力会减[来]少,生育成本降低[自]到一定程度后人口[3]也会逐渐恢复。
总之,地球承载力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环境及政策,目前总承载力足够但分配不够平等,需要提高膳食健康的质量与利用效率,而人口变化本身也会对承载力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