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99室温超导是真的吗?

新鲜料 者也 2023-08-02 98 0

LK-99室温超导是真的吗?

“室温超导”话题热度持续升高,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参与讨论。8月2日,郭明錤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常温常压超导体的商业化尚无时间表,但未来它将对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设计产生颠覆性影响,即便iPhone都能拥有匹敌量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郭明錤称,常温常压超导体的商业化没有时间表,但如果未来能够成功商业化,将对计算机和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设计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计算机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技术和材料创新都是为了实现高速计算、高频高速传输和小型化,而超导状态的特性意味着电阻的消失,将彻底改变现有的产品设计和材料/技术的采用,例如:不再需要热系统,取代光纤/高端覆铜板,降低高级节点的进入门槛等,这样即使是像iPhone这样小的移动设备也可以拥有与量子计算机相当的计算能力。

据了解,没有电阻就不会产生焦耳热,因此可以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建设超导计算机;能够承载较大电流而不会有电流损耗,可制作高压输电线、超导电机等。

当然,前提得是超导能在室温状态下实现。关于这一点所谓的“突破性研究”,至今仍然是备受争议的“纸上谈兵”。

7月22日上午,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公司相关研究团队在预印本网站上陆续公布两篇类似的论文,宣称一种命名为LK-99的铜掺杂铅磷灰石材料拥有“室温+常压”超导能力,系全世界首款室温常压超导材料。但其目前公布的实验数据受到质疑,被认为不足以证明LK-99系超导体。目前,国际上多个研究团队正在试图合成LK-99,验证其实验结果。

8月1日,B站UP主“关山口男子技师”首发视频宣布:他们已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该晶体悬浮的角度比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的CEO Sukbae Lee等人获得的样品磁悬浮角度更大,有望实现真正意义的无接触超导磁悬浮。简介显示,该UP主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其所在的团队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常海欣带领,成员是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杨丽。

与此同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印度CSIR-国家物理实验室分别发表了论文显示,韩国的LK-99室温超导并没有复现,结果并未确认在室温下存在大量的超导性。

此次韩国科研团队的“室温超导”是否能够真正实现,仍有待更权威机构和实验证实。

事实上,今年3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教授朗加·迪亚斯(Ranga Dias)就曾经宣布,发明了21℃的室温条件下就能超导的材料,但需要加压到1万个标准大气压。迪亚斯海在报告中公布了相关实验数据,引发人们广泛关注。

随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闻海虎团队经过实验验证后,对迪亚斯团队这项研究结果提出质疑。中科院物理所程金光团队也公开发表论文,对相关结论表示质疑。


温馨提示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